欢迎来到会宁商会
加为收藏 | 设为首页
今天是:2024年12月22日
商海文苑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>>商海文苑
    杨耀平先生方圆之间的大世界

    不疯魔 不成活

    ——杨耀平先生方圆之间的大世界

    朱姝 张飞鹏


    程蝶衣说:“说好了是一辈子,差一年,差一个月,差一个时辰,都不是一辈子!”在艺术的浪沙中,这种“不疯魔不成活”的投入是一种境界,是一种对喜爱的事物的深深迷恋,这种迷恋让人如痴如醉,忘我地全身心付出。在采访完杨耀平先生之后,笔者认为用“不疯魔不成活”来形容杨耀平先生是再合适不过的。

    以文润笔

    杨耀平自幼酷爱书法,绘画方面也有涉猎。他没有进过专业院校,但他能够持之以恒地自学和虚心拜师求教。经过40多年的书法研习,他走出了一条自我成才的道路。他的习作,既汇传统之法度,又追求现代之书风,博采众长,师古不泥,熔古铸今,勇于创新,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书风,并具有气势磅礴,高山流水,笔走龙蛇之神韵。他精于行书,笔力遒劲洒脱,布局张弛有度。他的书作中既有汉碑的古拙大气,又有丰富的笔墨情趣。特别是他善于取势,精于结体,很好地将自己独具一格的审美倾向弥漫在作品的格调之中,方圆之间尽显大气苍劲、阳刚厚重。

    为什么会走进书法的世界,他表示一是由于兴趣爱好;二是因为中国的书法是修炼一个人内在的一门艺术,可以强身健体,修身养性;三是因为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门,他想继承李鹤年老师的意志,将这门艺术先继承,再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;四是要将书法这门看似“阳春白雪”的星星之火,变成人人都能入门的“燎原之势”。他说真正的书法艺术来源于民间,它并不神秘,是一代一代人提炼出来的精华,书法的“纯”与“俗”是对等的。

    他的作品风格是走“二王路”的文人字、学者字。技法上追求中锋用笔,八面出锋的效果,所以写出来的字很隽永内敛。他说书法是中国汉字的一门独门艺术,是点线艺术,视觉艺术的结合,要争取写出的每个字、每个名句、每首诗都能引起共鸣,达到艺术的再创作。

    他还自学了美学、历史、书法技能、中国古典传世之作,前前后后写了十多篇研究书法艺术的文章。他说书法要以大家都能接受的形式创作出来,切忌闭门造车,矫揉造作。要把书法艺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。

    五年前,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曾要他做客座教授,授以学生中国传统文化,杨先生婉拒了。问其原因,他说感觉自己的学识尚浅,不足以担此大任。

    他谦虚地说自己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,丰厚自己的人生阅历,用知识来丰腴书法的笔法,把自己的笔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池水中不断吸取营养。他还说他要活到老,学到老,这种文化知识的累积,不但要体现在作品里面,让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带去愉悦感,还要体现在做人方面,让自己活的更加通透和写意。

    以品养笔

    杨先生说,人这一世,首先要活的堂堂正正,凡事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,为了自己执着的“无愧于心”,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便热心公益、慈善事业,汶川地震、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害之际,他积极组织和参加书画义卖活动支援灾区人民,慰问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。几十年间,他还资助了几名贫困大学生。每年春节期间,他把自己亲手写的春联送到一些农户家庭,用他手中的墨香,为那些家庭送去了馨香暖意。一位曾获赠春联的老大爷甚至还花钱将他的春联裱了起来,说这是美妙的书法作品,不忍心将它置于风吹雨打中。

    杨先生为人踏实忠厚,平易近人、性格直爽,乐以书会友,其书友遍布海内外。他数以万计的书法作品,不仅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,比如已去世的魏万坤老师、黎凡老师、“西北颜体王”狄水池老师,还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和政界商界人士的普遍喜爱。在工作繁忙之余,他坚持临池习学,锲而不舍研究书论,这已成了他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美好追求,他决心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奋斗不息。

    杨先生自小在藏传佛教的熏陶下成长,被佛门中人视为有“佛缘”的人,平日素爱饮茶,滴酒不沾。他曾向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赠予一幅字“禅茶一味”,简简单单的四个字,仿佛在我眼前伸展飞舞开来。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一念一清净,心是莲花开。这样简单静谧的心境,一走近,万物生。

    以“疯”丰笔

    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、科学巨人等能成就一番大作为者,不乏疯魔之辈,唯有此等痴迷投入才能终成大器,完成大业,故有“不疯魔不成活”。曾有书友求字,请他写一首李白的《静夜思》,夜已深,他还在桌前苦苦冥思,迟迟未动笔,只因在琢磨“床”一字,他疑惑的是古时的床并未置于窗前,为何会有月光渗进来“疑是地上霜”。于是他便翻阅了很多书籍和查阅了说文解字等辞书以求答案,最终豁然开朗,原来此“床”非彼“床”,指的是古时人们坐的马礼,胸中明朗之后再次下笔书写这首诗时就有了不同的情愫,成作竟与之前写的如二人所书。这种“钉子”般求真的劲头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有了灵气,有了更丰厚的意蕴。

    正如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说,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‘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断天涯路’。此第一境界。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’此第二境也。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’。此第三境界也。”想必杨先生此时正处于第三境界,因为他悟出了“学识、人品、艺术是统一的”,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书法家对于书法的执着于领悟。更让我懂得了唯有坚韧不拔才能成大器的道理。

    “不疯魔不成活”。这是对一个艺术家最高的褒奖。杨先生在书法的世界里“疯魔”,在笔墨之间自由徜徉,这样的写意人生,快哉,快哉!